社科动态

    首页 / 社科动态 / 正文

    当代外国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南京大学举办

    发布时间:2025-10-25 点击次数: 来源:外国语学院

    2025年10月15日,由《当代外国文学》期刊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当代外国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南京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全国60余所高校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

    开幕式由《当代外国文学》主编、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杨金才主持。南京大学社科处处长高方和外国语学院院长何宁分别致辞。高方表示,南京大学的外国文学研究坚持中国立场,始终保持开阔的国际视野和理论洞察力,积极回应当代文学与文化现象,在跨文化与全球化的语境中开拓研究新路径,支持青年学者成长。何宁介绍学院的办学传统与当代使命,并期待青年学者的学术交流能为学科发展提供新思路。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王守仁寄语青年学者,提出“五个自觉”的建议,即青年学者要增强政治方向自觉、中国意识自觉、教书育人自觉、技术赋能自觉和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的自觉,并希望他们主动参与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尚必武分享自己的学术成长历程,勉励青年学者化挑战为机遇,树立学术自信,勇于开展学术对话,积极承担集体责任,在服务共同体中实现价值,在与同行、学生的良性互动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上午大会发言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兵教授和徐蕾教授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张帆教授倡导建立兼具中国特色与世界意义的学术秩序。华东师范大学吴攸教授提出以中国作为“方法”,“经由中国,研究世界”成为一种可能的新路向。复旦大学陈靓教授主张融合国际关系理论与比较文学视域,构建平等互鉴的区域国别研究话语。南京大学曹丹红教授强调外国文学研究要坚守文学语言和形式的中心地位。华中科技大学惠海峰教授以数字人文方法对18、19世纪英国小说进行情绪史分析。华南理工大学苏娉教授梳理了加勒比英语文学的多元发展历程。

    下午,杨金才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经验分享会,程心、孙红卫、叶子、施雪莹等12位青年学者分享经验。杨金才鼓励青年学者积极申报课题,尤其要注重选题、论证与个人积累。7个分论坛围绕文明互鉴、当代文论、后殖民、跨媒介、跨学科、文学经典、21世纪外国文学等不同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充分体现当代外国文学研究的多元性与前沿性。

    杨金才表示,青年学者不仅关注文本细读,更要善于从文学现象中提炼具有普遍意义的学术问题,并能运用跨学科视角和前沿理论进行深度阐释,青年学者要立足中国现实,关怀本土问题,同时具备广阔的世界眼光,研究既能与国际学界对话,又能反哺中国自身的文化建设与理论创新。

    《当代外国文学》坚持支持青年学者成长的导向,本次论坛举办对于营造有利于青年人才创新创造的学术生态、促进当代外国文学研究的高水平发展、构建中国外国文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