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著作
《软件自动化》,清华大学出版社与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4
发表论文
1.NDADAS系统算法正确性构架,中国科学(A辑),1990
2.广谱规格说明语言FGSPEC的设计,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1
3. Framework of Algorithm Correctness in NDADAS,Science in China(Series A),1991
4.On the Automatic Acquisition of the Formal Specification from the Example Specification, ICYCS 91,1991
5.NDADAS系统知识表示机制的设计,南京大学学报,1991
6.机器学习,计算机科学,1991
7.从功能规格说明引设计规格说明的自动转换,计算机学报,1991
8.From what to How,Advances in Chinese Computer Science,1991
9.A Method of Acquiring Formal Specifications From Examples,ACM Software Engineering Notes(U.S.A),1992
10.从软件功能实例规格说明到软件功能形式规格说明的自动转换,软件学报,1992
11.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NDSAIL:A Software Automation System with Automated Learning Mechanisms,IFIP Information Processing 92,1992
12.自学习软件自动化系统DSAIL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学报,1992
13.软件自动化的智能化途径, 科学通报,1993
14.Design Rationale for FGSPEC,A Wide Spectrum Specification Language,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onology,1993
15.NDSAIL系统的归纳结论正确性准 则及其自动确认方法,计算机学报,1993
16.The Hierarchical Understanding and Verification of HOS Software Specification,ICYCS 93,1993
17.Automatic Acquisition of Reusable Software Artifacts,ICYCS 93,1993
18.An Approach toward Machanization of Acquiring Reusable Software Components,ACM Sigplan Notices(U.S.A),1993
19. 可复用软构件的自动获取,高技术通讯,1993
20.Introducing Data Decomposition into VDM for Tractable Development of Programs,ACM Sigplan Notices(U.S.A),1995
21.A Formal Software Development Method DD—VDM,ICYCS 95,1995
22.From Requirements Definition to FormalFunctional Specification---An Automatic Transformational Approach,Science in China(A Series),1995
23.图形化对象式需求定义语言NDORL,计算机科学,1995
24.软件需求工程述评,计算机科学,1995,22(3).-45-48
25.HOS规格说明的功能理解及其应用,软件学报,1995,6(12).-734-741
26. The Verification of HOS Software Specification by a Hierarchical Software Understanding Approach,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 (U.S.A)
27.形式化软件开发方法DD-VDM,软件学报.1996,7(A00).-385-393
28.一种图形化对象式需求定义语言的设计,软件学报.1996,7(11).-647-655
29.需求定义语言(大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百科全书
30.功能性语言(大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百科全书
31.PSL/PSA(小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百科全书
32.抽象数据类型(中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百科全书
33.数据精化规则的可靠与完备集研究,中国科学:E辑.1997,27(3).-268-274
34.Developing Parallel Object—Oriented Programs in the Framework of VDM,Annual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U.S.A)
35.李英军 吕建,一个科学计算领域的面向对象并行应用框架,计算机工程与科学.1998,20(3).-77-82
36.李英军 吕建,面向对象科学计算工作空间管理框架,计算机研究与发展.1999,36(4).-423-428
37.陶先平 吕建,流动agent:一种未来的分布计算模式,计算机科学.1999,26(2).-1-4,13
38.张鸣 吕建,基于双层类结构的继承异常处理方法,软件学报.1999,10(6).-619-625
39.吴定豪 吕建,一种基于状态空间的混成系统设计方法的理论基础研究,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5).-564-572
40.杨大军 吕建,基于数据分解的并发面向对象程序开发方法,软件学报.2000,11(1).-67-72
41.吕建 费翔林,前进中的面向对象技术:记第三十一届面向对象语言与系统技术国际 …,计算机科学.2000,27(4).-26-27,69
42.吕建 费翔林,未来软件的呼唤:记ISFST—99第四届未来软件技术国际学术会议,计算机科学.2000,27(4).-23-25,72
43.李英军 吕建,一个层次式面向对象并行计算框架的设计,电子学报.2000,28(8).-113-114
44.陶先平 吕建,一种移动agent结构化迁移机制的设计和实现,软件学报.2000,11(7).-918-923
45.吕建 张鸣,基于移动Agent技术的构件软件框架研究,软件学报.2000,11(8).-1018-1023
46.陶先平 吕建 等,移动Agent技术在电子商务上的应用初探,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7(2).-174-181
47.吕建 杨大军 等,一种并发面向对象同步模型研究,软件学报.2002,13(1).-71-79
48.李新 吕建 等,移动Agent系统的安全性研究,软件学报.2002,13(10).-1991-2000
49.徐锋 吕建,Web安全中的信任管理研究与进展,软件学报.2002,13(11).-2057-2064
50.冯扬悦 陶先平 吕建,PCC技术在移动Agent系统安全中的应用初探,计算机科学.2002,29(10).-20-24,5
51.陶先平 吕建 等,移动agent系统基准模型的研究,电子学报.2002,30(12).-2119-2121
52.李斌 吕建 等,基于情境演算的智能体系结构,软件学报.2003,14(4).-733-742
53.冯新宇 吕建 曹建农,通用的移动Agent通信框架设计,软件学报.2003,14(5).-984-990
54.徐锋 吕建等,一个软件服务协同中信任评估模型的设计,软件学报.2003,14(6).-1043-1051
55.马晓星 曹建农 吕建,一种面向图的分布Web应用架构技术,计算机学报.2003,26(9).-1104-1115
56.曹春 郑玮 吕建 陶先平,Mogent防DoS攻击的策略与实现,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3,24(12).-2070-2074
57.陈韬略 李斌 吕建,表达式元性理论形式系统的扩充及其强标准化性质,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2).-156-163
58.马晓星 张小蕾 吕建,自省的动态软件体系结构描述与实现,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2).-146-155
59.李斌 陈韬略 吕建,一个刻画Agent自主性的框架,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2).-137-145
60.王远 徐锋 吕建,Arts:一个基于角色的信任管理系统,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4,50(A01).-57-61
获奖情况
1.1990年,被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
2.1995年,合著专著《软件自动化》获国家教委高校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和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
3.1991年,“软件自动化研究”获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4.1993年,“软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5.1994年,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
6.1995年,获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学术研究奖
7.1995年,获江苏省青年科技奖
8.2003,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提名)
9.1999,获中创软件人才奖 (获奖)
10.1996,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获奖)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光华科技三等奖一次 合著专著《软件自动化》获国家教委学术著作优秀奖和优秀教材一等奖。1990年被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3年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奖。1994年进入“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995年获江苏省青年科技奖。1996年获首届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1996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
讲授课程
1.数理逻辑
2.离散数学
3.形式语言与自动机
科研项目
1.1994-1998年,主持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并行程序的转换和优化技术”
2.1995-1997年,主持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
3.1994-1995年,参加863高技术项目“软件自动化技术及系统”
4.1998-2000年,主持九五攻关项目“基于Internet的主动构件技术的研究”
5.1999-2001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层次式面向对象并行应用框架技术”
6.1998-2000年,主持863计划项目“ 主动构件语言的设计与实现 ”
7.1998-2000年,主持863计划项目“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工程”
8.1999-2001年,主持省应用基础研究“一种基于Internet的E-mail Agent中间件”
9.1998-2000年,主持企业委托项目“面向领域的并行应用框架研究”
学术经历
1960年3月,吕建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系。
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系,1988年获博士学位。
1994年,进入“国家教委跨世纪优 秀人才计划”。
1993年-1994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计算机系作为访问学者。
1997年,进入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并于2002年转入第一层次。
1995年,在联合国大学澳门国际软件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2010年5月-2016年5月,任南京大学副校长。
2016年5月-2018年1月,任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
2018年1月- 2018年3月,任南京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2018年3月-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校长。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荣誉称号
2007 被评为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首席科学家(获奖)
2006 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获奖)
2001 获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十五周年”先进个人称号 (获奖)
1990 被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 (获奖)